第二三三章 我陪你(2/4)

作品:《乱清
乱清有声小说,爱尚小说网在线收听!

即便两宫一起“撤帘”,但假如只有关卓凡一个人说话,那慈禧也会猜忌,“撤帘”一事,是关卓凡针对两宫皇太后的诡计。

可是,假如慈安亲口对慈禧说,“我和你一起‘撤帘’呢”?

这,就顺理成章了。

慈安性格内向,拙于言辞,也从来没有真正出过北京城——替文宗“奉安”、“叩陵”什么的不算。面对失子并即将失位的慈禧,即便是关卓凡,亦感到是一个重大的、甚至令人心悸的寻衅,一向内向、木讷的慈安,却主动提出和他一起,共同应对这个寻衅,他不能不为之激动。

女人,在某种情况下,真是会产生奥妙的转变的。

不过,“我和你的事儿”——居然也要对她说?这是几个意思啊?呃,好吧,这个事儿,说还是不说,放一放再说,今儿个就先不说了。

“谢太后!臣……不晓得该说什么好了。”

慈安轻声一笑:“谢什么?咱们俩,咱们俩……”

“嗯,咱们俩——太后是臣的君,也是臣的女人……”

“嗯……”

“三希堂”内,零云断雨之声,又响了起来。 一看书 ·

……

穿着齐整,回到“勤政亲贤”,关卓凡正筹备跪安辞出,慈安想起一个事儿来,问了一句:“那个吴可读,性子是不是……很倔啊?”

关卓凡微微一怔,说道:“是的,不过,呃……”

正在沉吟,要不要“请问太后,吴某性子倔,这个话,太后是从何处得知的?”慈安自己补充阐明了:“这个话,是昨儿七福晋进宫请安的时候,跟我说的。”

关卓凡暗自一笑:吴可读的折子,前脚刚刚递了上来,后脚醇王福晋就跟进宫来,恫吓母后皇太后,说吴某人“性子倔”,这……未免痕迹太著了吧?

他很明确醇王方面此举的用意,除了动摇慈安立荣安为新帝的决心外,也是为了给己方“造势”——把吴可读的“风骨”说的愈硬。吴可读那份折子的分量,就愈重,则己方手中的砝码,就愈重。

“王大臣会议,”慈安有点儿迟疑,“叫这个吴可读过来。呃,会不会……”

慈安果然有一点儿“动摇”了。不过,不是“立荣安为新帝的决心”动摇了,而是怕吴可读在“王大臣会议”上闹出什么幺蛾子,对会议的过程和成果,造成什么不利的影响。

可是,假如“上头”果然食言而肥,不许吴可读与会,那么。亦算正中醇王方面的下怀。由于,这正正显示出“上头”在立女帝一事上的心虚,不然,何以“既然派了宝廷与会,那么,若有上折反对他的立论的,也该择一、二与会,这样。才是朝廷一秉至公之至意”言犹在耳,就要变更前议?

何以心虚?自因理亏!

如此一来。醇王方面,便可以借此大做文章了。

“请太后放心,”关卓凡说道,“吴可读这个人,性子固然倔,大约可称‘憨直’。但是,头脑并不呆板,理路也很明确,这种人,是能够同他讲道理的。道理讲通了,自然就‘服善’了。”

“哦?”

“譬如,”关卓凡说道,“当初英、法、俄、荷四国公使觐见,言路上颇有人认为,‘殿陛之下,自古无不跪之臣’,假如四国公使不肯行跪叩礼,大行天子和两宫皇太后,就不可以接见四国公使。吴可读却认为,各国使节觐见,不必强令行跪拜礼,‘宜随各国礼俗以示宽大’,争辩些些末节小事,徒然害损国家邦谊大计,殊为不智。”

慈安又“哦?”了一声,露出了意外的表情:“这么说,这个吴可读,真正是个头脑明确的!——不过,他上的这个折子,我倒是不大记得。”

“回太后,”关卓凡说道,“吴可读没有就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