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五章 重臣之死(1/2)
作品:《隋末阴雄》王世充这下子给雷得半天说不出话来,前帝国的副相,尊贵无以复加的虞庆则,怎么就这么说完蛋就完蛋了呢?他一时有些吸收不能,脑袋里却飞快地回想起有关虞庆则的背景。
虞庆则本姓赫连,乃是匈奴铁弗部,祖上是大名鼎鼎的胡夏大王,曾经称霸关中陇西的赫连勃勃,这个赫连也是被创造出的姓氏,由于赫连勃勃认为自己是天之骄子,赫然与天相连,所以给自己的王族宗室都取了此姓,代替了本来的刘姓。
只是赫连勃勃固然狡猾残暴,堪称五胡十六国时代的兵法大师,却由于苛刻寡恩,残暴嗜杀,到他儿子那代时就被新兴的北魏灭亡,从此赫连氏与慕容氏一样,王族宗室散落民间,但由于其宗族权势颇强,又都骁勇善战,在北朝一向也算是军事贵族,直到虞庆则的父亲这辈时,官居郡守,举家迁到大兴,顺应北周当时的改姓风潮,也把赫连这个极具胡味的姓改成了鱼姓,后又改成虞姓。
虞庆则出身将门,世代豪强,但自幼很爱好读书,不仅精通鲜卑语,汉语也说得非常溜,由于在北魏一朝二百多年,虞家也早已经被汉化,身上固然保存着匈奴人精于骑射的基因,但从里到外都是个标准的汉人了,虞庆则在北周时就做到了大将军,袭爵沁阳县公,跟时任北周越王宇文盛的内史下大夫高熲多次合作,讨伐过胡人的叛乱,不仅建功立业。也跟高熲建立了极好的私人关系。
隋朝建立后。控制了实权的高熲向杨坚举荐了文武双全的虞庆则。从此虞庆则开端平步青云,先是帮着杨坚诛灭了宇文氏的不少手握实权的宗室亲王,然后在开国时历任京兆尹(首都大兴市长),吏部尚书等要职,可见此时杨坚对其的信任,还一手主持了大兴城的改建。
开皇三年回击突厥的大战中,虞庆则挂帅出征,率雄师出灵州。原州道,从陇西一带回击突厥,他碰上了突厥沙钵略可汗的主力,打得非常艰苦,那次著名的达奚长儒两千步卒血战突厥的壮举,就是在他的指挥下进行的,靠着达奚长儒的逝世战,虞庆则作为主帅也立下大功,战后官至尚书右仆射,成为帝国仅次于高熲的二号人物。
开皇六年沙钵略可汗求和的那次。虞庆则就作为隋朝的大使出使突厥,强逼沙钵略可汗对着使节杖下跪。孤身进虎穴还能逼迫可汗折腰下跪,虞庆则的胆气与强硬从此载进史册。
但就是在这次出使过程中,虞庆则收了沙钵略可汗的赠礼良马千匹,还为自己的儿子娶了沙钵略可汗的女儿,事后杨坚固然没有追究,还晋他爵为上柱国,可是从这一刻起,心坎里已经对虞庆则起了猜忌。
平陈之战,虞庆则没有捞到出场的机会,紧接着尚书右仆射一职也被苏威代替,带着一个上柱国的虚衔回家闲居,前几年杨坚到晋王府上做客时大宴群臣,久不得志的虞庆则更是在席间公然与朝廷亲贵杨素吵架,当着杨坚的面互相揭短,最后还借着酒劲请求杨坚把在场的御史梁毗赶走,当时杨坚固然笑着满足了他的愿看,并在酒席上说“愿朕的子孙与诸公的子孙常如本日,共守富贵”,但在那一刻起,也许虞庆则的杀身之祸就已经埋下。
此后的虞庆则一直被授予闲职,前几年出任凉州总管后也被很快召回,在王世充的记忆里,他固然被杨坚猜忌,戒备,但杀身之祸应当和他还不至于扯上关系,听高熲一说虞庆则马上要掉脑袋了,一时间人都有点发蒙。
高熲看到王世充这个样子,知道他一时无法吸收此事,微微地叹了口吻,说道:“这次桂州李光仕谋反,皇上本来是盼看虞庆则领兵平叛的,当时王世积,贺若弼等人都主动请命盼看出征,可是皇上却召见了虞庆则,面责他身为宰相,位居上柱国,国家有叛,却不主动请命。于是虞庆则只能面露胆怯之色,谢罪的同时表态愿意领军出征。
可这次虞庆则却毁在了他的内弟赵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