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四章 杨素秘辛(2/4)
作品:《隋末阴雄》宗子的继续权。”
杨玄感的心在迅速地下沉,有气无力地“嗯”了一声,这可是个天大的意外,他从没有想到过自己的继续权居然还可能涌现变数,眼下固然是三伏天,他却仿佛置身于一个宏大的冰窖之中,这回轮到他的额头上开端豆大的汗珠汇成小河了。
杨素看了看杨玄感,叹了口吻:“玄感,我们杨家历代都要遵守这个祖训,这也是我们杨家能经历几百年人世间的变换,经历过一次次的天下大乱,分分合合,却能始终傲然矗立的根本原因。以后你假如作了家主,也要把这个祖训一代代地传下往。”
“兄弟间固然要和睦相处,早早地定下嫡宗子的名份是必须的,不然杨勇和杨广他们的兄弟相争就是最可能涌现的成果,这件事上不要怪杨广心狠,要怪只能怪先皇和独孤皇后立了太子后又心生迟疑,只由于自己的爱好就随便地易储。”
“假如先皇也有类似我们杨家的祖训,即使是他本人和皇后也不能随便用那几件小事来废杨勇的太子之位,那杨广也就早早地逝世了心,不会搞什么小动作,更不可能最后得偿所愿,登上大位。”
“但是话说回来,假如这个嫡宗子做的事情让全部家族都面临灭族之祸,那他就不配再继续家族,需要从其他诸子中找一个最优良的来替换他的地位,玄感,祖宗的这个遗训,你感到有道理吗?”
杨玄感深深地吸了口吻,道:“太有道理了,应当这样。”
杨素的眼神变得稍稍有点柔和:“为父给你讲一个故事,这件事为父连你娘都从没有说过,埋在为父心底里有快三十年了。你要好好地听明确。”
杨玄感知道杨素要说要害的道理了。连忙点了点头。一脸的严正,甚至取下了头盔,抱在手上,摆出了一副倾听的姿势。
杨素的眼力投向了远方,缓缓隧道:“当年你祖父临贞忠壮公(指的是杨素的父亲杨敷,忠壮是谥号)在与北齐作战时不幸被俘,最后不肯投降,逝世在了北齐。”
“临贞公是为国就义的。后来为父为了给他讨要一个名份,不惜几次上表直谏,最后触犯了当时的北周武帝龙颜,差点送命,这事你知道吧。”
杨玄感点了点头:“父亲当年的义举,路人皆知。孩儿在此事上对您实在是仰视。”
杨素摆了摆手:“可你想过没有,你祖父逝世了九个月后,为父才上表讨要这个名份,这是为了什么?”
杨玄感从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被杨素这样一问。一下子呆在了当场,说不出话。很久,才试着开口道:“会不会是齐人隐瞒了父亲的逝世讯?”
杨素摇了摇头:“不是这个原因,临贞公的逝世讯早早地就传来了。真正的原因是,当年为父是通过这种方法来保全我们杨家。”
“那是为父当年作为嫡宗子作出的一个艰巨决定,假如失败了,不仅为父人头落地,就是我们全族,只怕也将生命不保。”
杨玄感吃惊地张大了嘴:“毕竟是什么事这么严重?不往讨要祖父的封号就是了,不至于为了这个压上全族的生命吧。”
杨素叹了口吻,缓缓道来:“你祖父临贞公当年曾经跟西魏大权臣宇文护走得很近,甚至可以说是他的亲信,就连为父我,当年也被宇文护赏识,少年时就被他提拔为中外记事,当年为父并不太懂政治,还认为得到了朱紫赏识,想要有番作为呢。”
“至于临贞公,此时也被宇文护保举为汾州刺史,汾州当时就是和北齐作战的最前线,宇文护有心让临贞公立下功劳,可没想到临贞公刚刚上任没几天,北齐就起了雄师攻城。”
“当时手握重兵的齐王宇文宪畏惧齐军,不敢援救,导致临贞公最后落进敌手,含恨而终。”
杨素说到这里时停顿了一下,眼神中居然闪过了一丝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