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86章 大清火柴厂(2/3)
作品:《重生大清当战神》。
“古贪图的建议倒是不错,要想办法将这个小子支开,最好能重新让他去广西前线,他本来就是广西前线调回来的,这样也不难办到。”鬼子六喝了口茶,虽然有桂良在,但这帮人中,他依然是老大。如果不是在和咸丰的储位之争中失利,恭亲王奕?现在本应该是大清皇朝的天子了。
“对,六王爷的这个主意好,要不然我给皇上上折子?”满脸大胡子的宝?附和道,他虽然现在还只是一个礼部主事,却已经进入了恭亲王奕?的核心圈子了,在奕?的大量政治斗争中,他一直充当着排头兵的角色,原本的历史中,他也因为在辛酉政变中立下功劳,而获得了极大的权势。
奕?摇摇头,“现在还不是时候,我的人从广西发来消息,上次就因为这个小子改良了火炮,赛尚阿在广西打了一次大胜仗,现在还将发匪围在永安城里面,如果他去,灭了发匪的话,那么风头不是更劲?再等等看吧,或许,能够用洋人的关系,来遏制这个家伙?”
几人密探一阵,不得要领,厂科大人却已经在跟怡和洋行的大班在喝酒了。
怡和洋行(英语:,sgx:j36,lse:jar)是最着名的一家老牌英资洋行,远东最大的英资财团,清朝时即从事与中国贸易。洋行对香港早年发展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亦是首家在上海开设的欧洲公司,和首家在日本成立的外国公司。怡和洋行在1832年7月1日成立,由两名苏格兰裔英国人威廉·渣甸(,1784年~1843年)及詹姆士·马地臣(,一译“?i地臣”,1796年~1878年)在中国广州创办。怡和洋行对香港早年的发展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有“未有香港,先有怡和”之称。也是首家在上海开设的欧洲公司和首家在日本成立的外国公司。
怡和洋行早年参与对中国贸易,主要从事及茶叶的买卖。林则徐在1839年实行禁烟时,怡和的创办人威廉·渣甸亲自在伦敦游说英国政府与满清开战,亦力主从清朝手中取得香港作为贸易据点。
1843年上海怡和洋行成立。1844年上海首次拍卖土地,亦由怡和购得。怡和初年在香港的竞争对手包括“颠地洋行”、沙逊洋行等其他贸易公司。
厂科用英语熟练的跟马地臣交流着,“马地臣先生,很荣幸能够邀请您到天津来,这间客必来酒楼是天津城里面最高档的酒楼,本人谨以大清火柴厂厂长的身份欢迎您和夫人,我来介绍一下,这是我的第三夫人唐嫣。”
唐嫣在厂科的下,已经出落的仪态大方许多,洋裙穿在身上虽然很别扭,却不得不遵照厂科的意思,她有些好笑,又崇拜的看着厂科竟然能够说英文,叽里呱啦一堆,她也听不懂半句,猜想他大概在介绍自己,忙微笑着对洋鬼子老头和夫人行了一个福礼。
马地臣微笑着,很绅士的弯腰还礼,“谢谢厂科大人的美意,我和夫人感到非常荣幸,您的英语很标准,是地道的大英帝国伦敦地区的口音。您也是我见过的第一个不需要通译就能跟我们外国人直接交流的大清官员,跟您这样的人交谈,令人很愉快。”
厂科的英文在国内的考试中,已经突破顶级,虽然还不如一个纯正的洋鬼子般流利,跟人交流却是不成问题的,“马地臣先生,您过奖了,我这个人不喜欢绕弯子,首先感谢你上次为我在贵国进来的武器和设备,这次我希望通过您的怡和洋行,将大清火柴厂的产品远销日本和欧洲,我的火柴在这个时代中是最先进的,而且对于民间的用量极大,相信会有一个不错的销量。”
厂科其实对于面前的这个洋鬼子没有好印象,甚至恨之入骨,第一次战争,这帮人就是罪魁祸首,甚至到英国的国会亲自游行,让英国批准对华战争,但现在还不是收拾他们的时候,厂科暂时还没有办法将自己的产品对外发售,必须暂时依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