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一章 单刀赴会(1/2)
作品:《逆行武侠》风萧萧刚安置下没几日,沈落雁密派的信使,就送来了他当下最急切得到的消息,而这个消息的到来,总算证实了他之前的担心。
大约两个月前,西秦霸王薛举亲征,沿途纵兵掠虏,攻无不克,再次震动关中,李阀生怕薛举像上次一样直打到长安城下,李渊遂封秦王李世民为西讨元帅,率雄师与西秦军对垒。
岂知李世民忽然抱恙,给薛举以精锐的轻骑从背后包围掩袭,导致唐军丧失近半兵将,李世民亦吃上他此生首次败仗,被迫退回长安。
可就在形势一片大好的时候,薛举忽然得病暴逝世,西秦军只得固军驻守,无法乘胜攻进关中。
据沈落雁分析,李世民抱恙和薛举暴亡,机会太巧,偶合太多,尽非面上那么简略,更像是空门与魔门相互暗害的成果,而空门显然更胜一筹。
薛举逝世后,西秦大乱,举国高低都没有能匹敌薛举武功、权威之人,极可能由盛转衰,至此关中乃定,暂时再无要挟,李阀完整可以转移精力向东或向南,而不用太过担亲信背受敌。
拿着这份情报,风萧萧面色肃然,开端真正懂得师妃暄进川的意图。
李阀本就是当今天下最富强的权势,自然格外引人警惕,假如敢兵出关中,不论往东还是往南,势将成天下众矢之的,王世充和窦建德固然尽不肯容他们得逞,南北诸雄亦会伺机北上南下。
这种情况下,导致李阀只能抛开武力征伐,另辟蹊径。
当初李密大败时,本来是极好的机会,能让李阀吸收瓦岗军大半的权势与地盘,不知不觉便能突破关中的禁锢,而不用担心其他权势的扰阻,却被极富远见与大局观的风萧萧出手损坏。
自此,李阀往东扩大的打算,被王世充、寇仲,以及东山再起的李密层层阻隔,彻底成了一条逝世路,所以他们只能将眼力转往西南。
假如能说服巴蜀投向李阀,一来可以要挟到岭南宋家,二来夹在李阀和四川中间的沿途权势,也无法持续保持中立,譬如竟陵或飞马牧场,就必须选择一方投奔,不然总有一天会被这两方人马南北夹攻。
而一旦这些蓝本中立的权势做出选择,天下形势将会从混乱迅速乱转为明朗,李阀将大有机会坐拥半壁山河,同一之势,再也难以拦阻。
由于李阀和西秦军之争有空门插手的关系,师妃暄应当早能预感到天下一统的要害,会在不久的将来,转到巴蜀一地,所以她才数次故布迷阵,冀看瞒过风萧萧的眼睛,在他没反响过来之前,说服巴蜀回顺李阀。
形势之紧急,已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风萧萧根本无法疏忽师妃暄假如成功所带来的严重成果。
他立即约见安隆,通过安隆,向独尊堡、川帮和巴盟发出最严重的警告。
当今之世,已没有人能够疏忽来自这位魔门邪帝的要挟,巴蜀各方权势几乎立即做出回应,私下里频繁碰头,不过一日之后,解晖便以四川三大权势的名义通帖传告,邀尚秀芳往独尊堡献艺,宴请各方来宾。
其目标明眼人一瞧就明确,这是借着尚秀芳之名,实则邀请风萧萧与各方会见。
毕竟风萧萧乃魔门中人,而在赵德言被他杀逝世后,他已成为了实际上的魔门三大领袖之一,实在是见不得光的,最少在道义上,这些巴蜀的白道权势不能与他有正面的接触,只能寻个还算说得过往的借口。
风雪听闻此事后,冷笑道:“筵无好筵,匆促间却弄出这么大的声势动静,反倒更像是请君进瓮的鸿门宴。”
风萧萧却好似并不在意,笑道:“我倒感到巴蜀三大权势是真心相邀,毕竟有人争抢的买卖,总比唯一方开出的价码高得多,他们至不济也会听听我的条件,然后再和师妃暄谈条件。”
风雪若有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