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山里的姑娘(2/3)
作品:《全职农女》易回来了竟然是要和二丫解除婚姻关系,二丫当然不肯。
起初二丫不肯,一方面她架不住洛大牛的连哄带骗,一方面又受不了婆婆和小姑子的冷嘲热讽,说她生不出儿子,一怒之下洛二丫搬回了娘家,声称与洛大牛脱离关系。
可是随后没多久,婆家的人就全搬走了,后来洛大丫才知道洛大牛给家里在祁镇边上买了地,盖了房,而且据知情人透露消息,说是洛大牛在外面讨了个老婆,还生了一个儿子,所以这才赶回来与洛二丫离婚的。
洛二丫知道这个消息后找到洛大牛父母的新家大闹了一场,可是事已成定局,加上以前农村里法律意识淡泊,两人结婚时本来就没打结婚证,人家现在可是真正的洛家媳妇,受法律保护的正妻,相反洛二丫变成了小三了。
过后,洛二丫大病了一场,而那时洛瑜旻才只有14岁。
这一场病让前前后后拖了大半年,而病好之后,她也想明白了,因为给她看病,原本就不丰厚的娘家是欠了大笔的钱,女儿又面临着中考。
就这样,洛二丫把洛瑜旻丢给了年迈的双亲也离开了村子去外地打工。
第二年洛瑜旻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县高中,可是她没有去,而是留在了镇中学读书,一方面是家里困难,第二是为了就近照顾二位老人和年幼稚的弟弟。
镇中对这样优秀的生源是相当的欢迎,当下减免了她三年的学杂费,每月还补贴她100元的伙食津贴。
洛二丫离家也和其前夫一样,一直没有回来,只是每隔一些时间会寄一笔不多的钱回家,偶尔也会寄一些衣物回来。
洛瑜旻从汇款单上那不固定的地址上知道母亲了在沿海一带。
洛瑜旻今年刚升入高三,明年就要参加高考了,品学兼优的她带着弟弟在镇里读书,自家姥爷和姥娘年纪都大了,她每到周末要走几十里山路回来帮家里挑水,干农活。
华北地区的人以面食为主,一年到头只有夏季能见到一些绿色蔬菜。
冬季这里就是以大白菜、土豆、洋葱、西红柿酱为主;
夏季通常都大量种植一些西红柿、长豆角,大茄子这些;
到了秋天这个收获时节,大量的西红柿制成酱,用盐水瓶子装起存放在窑洞里吃到来年,而长豆角茄子之类的通常就被制成了菜干存储,在冬季用开水泡开也能在桌上见到一点绿色,而窑洞挖得深了就可以当冷库。
因为这里长年缺水,种的都是一些抗旱的粮食作物,小麦,粟米、玉米之类,洛富贵还种了几颗核桃树,每当核桃采摘的季节时,都会用小刀挑出里面嫩白的核桃仁给自家的娃们打打牙祭。
洛富贵家一年四季难得见点荤,可是因为孩子们正是长身体的时候,老俩口就养了很多鸡,平时白天就放出去让它们自己在山里找食。
收取的鸡蛋一部份都会煮好了让娃娃们们带去学校,另一部份就和山里采的那些个野核桃,野酸枣之类的山货一起拿到镇上卖了,换点钱买油盐米煤的。
离崖头沟村最近的村子也有好几里,那里每天到是有一班车通往镇里,可是来回车费就要五元,要卖好些个鸡蛋才能攒下这五元呢。
洛二丫寄回来的钱并不算多,勉强够给洛云交学杂费,有时还会给寄上一些廉价的衣物,而洛瑜旻的父亲走后就没有给过一分钱抚养费,爷爷家却认为她是个赔钱货也不肯抚养她。
洛瑜旻很庆幸还有一对很慈祥的外祖,省吃俭用的攒点钱也要供俩娃读书。就这样在村里,镇上扶贫金的帮助下,学校免了她的学费,也减免了一部份洛瑜亮的学费,所以俩人也才能和别的孩子一样顺顺利利的读书。
而俩个孩子都很争气,学习都是名列前茅的,炕壁上贴满了两个娃的奖状。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