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9 奥运外交】(2/3)

作品:《甲午崛起
甲午崛起有声小说,爱尚小说网在线收听!

之后,土耳其军虽然也进行了烧杀淫掠,但得益于土耳其苏丹穆罕默德二世的刻意保护(他并不想获得一座彻底损毁的都城),情况尚好,不久希腊人便重新来此定居。

此后,散布于东地中海的希腊人便基本被置于奥斯曼帝国的统治之下。

尽管如此,亡国之痛、宗教冲突和身为苏丹二等臣民的身份,还是深深刺激着曾经骄傲的希腊人。

由于君士坦丁堡在星期二失陷,直到今天,很多希腊人仍然认为星期二是一周中最不祥的日子。

到了19世纪初,老迈的奥斯曼帝国日渐衰微,面临着被列强瓜分的危险。

1814年,以解放希腊为目标的秘密组织“友谊社”成立,并计划在伯罗奔尼撒半岛、多瑙河公国和君士坦丁报同时起事。

1821年,多瑙河公国首先起义,很快被土耳其人镇压,但伯罗奔尼撒立刻起兵响应。

经过激烈战斗,到3月底,整个伯罗奔尼撒半岛已经被起义者所控制,而奥斯曼帝国也展开了全力的镇压。

然而“友谊社”不愧是友谊社,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了,在这关键时刻,希腊起义军竟然由于严重的派系矛盾而玩起了内战,奥斯曼联合埃及军阀乘机猛烈反扑,在1825年年底,又重新夺回了半岛大部分地方。

当然,时刻准备削弱奥斯曼帝国的欧洲列强,自然也不会放弃这一千载难逢的干涉机会,解救希腊的行动开始了。

1827年,英国、法国及俄国签订伦敦条约,呼吁奥斯曼土耳其在保留宗主权下容许希腊人自治,三国又共同派遣舰队到希腊,意图促成希土停战。

三国的联合舰队在该年10月20日的纳瓦里诺海战中摧毁了奥斯曼和埃及的联合舰队。

1828年,俄罗斯与土耳其爆发第八次俄土战争,同年法国出兵伯罗奔尼撒。

希腊人趁机反攻。万般无奈之下,1832年,奥斯曼土耳其被迫承认希腊独立。

希腊独立运动的开展,激发了无数欧洲文人的浪漫幻想,更有部分行动党身体力行投身解救“西方文明母亲”的洪流中,如英国著名诗人拜伦,还为此献出了自己的身家性命。

1831年,在即将赢得独立之际,希腊总督爱奥尼斯卡伯吉斯蒂亚斯遇刺,希腊陷入不成体统的无政府状态。

欧洲列强英法俄三国在1832年的伦敦和会上给希腊钦定了一个外国人当国王:巴伐利亚17岁的小王子奥托(此人乃拜占廷帝国拉斯卡里斯皇朝皇帝狄奥多尔一世的21世孙,原系根正苗红)。

希腊王国建立后,经历了小国王奥拓带来的巴伐利亚摄政与希腊立宪主义者的多次较量,最后于1843年爆发了九三宪法革命,希腊立宪主义者获胜,虽然此后的历届宰相未必真得把民主宪政当一回事,但至少希腊有了一部装点门面的自由主义宪法。

此时的小国王奥拓一世已经长大成人,为了在依旧动荡的政局中巩固自己的地位,奥拓决定站在希腊民族主义的潮头,践行“伟大理想”。

所谓的“伟大理想”,说白了就是大希腊民族主义,复辟拜占庭帝国的大国梦,凡是有我希腊民族定居的地方,凡是在历史上与希腊民族发生紧密联系的地方,都应该是希腊王国的领土,而君士坦丁堡则是未来希腊帝国天然的首都!

乘着1854年克里米亚战争的良机,奥拓一世开干了。

土耳其军主力与俄军前线交战,希腊派非正规军队侵入土耳其境内,结果是大败亏输,什么便宜都没捞到。

不久,奥托一世因国内政变而被迫退位,第一阶段的“伟大理想”实践以失败告终。

不久之后列强又给希腊钦点了一个国王:乔治一世(父系和母系都与拜占庭皇室沾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