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游龙进场(2/5)
作品:《舰与剑的多重世界之战》
原先建筑的临时防御工事正在被拆除,取而代之的是正在建筑的一座座围墙与哨戒塔。还未建成的围墙之外,是已经在平原之上建好的营房与其它的建筑物。而更远地方又是一座极长的合金制城墙,高度在10米以上!
从高空中往地面上看的话,能发现这极长的外围城墙是十二边六角形的!至于自动的电磁高炮,与其他防御性武器,则被调换到了后来规划好的位置之中。
游龙2型,超重型工程机甲,这个型号的工程机甲已经服役近一百年了。(注意:是型号使用了近一百年,不是机体。)除了现役的各型装备外,只有外形与移动方式仍与原本一样。移动方式为两种:依靠机体本身的四足移动或使用悬浮系统进行移动。
武器系统:三联装125mm电磁轨道炮x1,附属的脉冲光束炮塔与导弹数组多门。
附属装备:超大型感应探测器,大型维护模块(配备8架悬浮维护机器人,进行维护修理、后勤补给装卸工作。拥有可停靠4辆主战坦克的空间。)
光学隐形设备,电子反制组件,烟雾弹组,全息影像设备(释放全息地形影像,使外面的人只看见地形影像,看不见影像内部有些什么东西。伪装用。)
维修光束发射器x6,维修光束其实是一种低能级的能量流。
发射器在发射维修光束时,同时喷射纳米修复液,修复液中含有无数纳米机器人,纳米机器人会按照维修系统的指令,将目标修复还原为原来的材质与模样,修复用材料就是纳米修复液。
低能级能量流也就是维修光束,能够加速纳米机器人的运行效率。在修复过程中所消耗的只有能量与纳米修复液。
工程装备:超大型纳米核心生产线。
运用纳米技术的生产线,无论是大型的工业园区,还是移动生产机甲。
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除了体积外,生产线都是一样的或类似的!这是继3打印技术革命后的,又一次工业技术革命!
纳米核心生产线生产有4个步骤:1获取原材料-精炼矿石矿物,或从土石之中,集中融合元素,用以制造微元素制资源块。
第一条步骤,都由专门型号的纳米核心生产线来完成。
2生产加工材料或零配件。
3制造成品-枪械、弹药、构件等。
4装配武器、组装单位,如:载具、机甲、飞行器等。
第二至第四条步骤,都由另一型号的纳米核心生产线来全部完成!而完成这些生产工作的主要工人,不是工程师,也不是自动化机器人,更不是3打印模具!
而是无数的纳米机器人!他们无论在工业、农业、医疗业,都有着巨大的作用!特别是在工业生产之中,纳米虫群就能直接替代传统的那一整套,各式各样的车床、生产流水线!
纳米机器人对材料的应用,也能将损耗率降到最低,避免废料造成的浪费。
能量块生产模块:使用光能采集器,转换能量生产能量晶体、标准的各号能量块。
纳米资源采掘机组,由专门的游龙工程机甲携带。
备注:安装有该设备的工程机甲,如:游龙系列。都配备600mm工程钻洞用激光发射器,机械臂型灵活全向安装顶置,不用时可收进机体。最大功率相当于高能激光炮。
传统的获取原材料方式:需要通过采矿机械进行挖掘,再由矿车装载资源运回。
纳米技术的原材料获取方式:纳米资源采掘机分为小、中、大、超大型。由装载某一型号的工程机甲,或采矿车前往指定开采区域。
随后,用采掘机挖掘地面,在采掘机深入到一定深度停止后,释放纳米机器人,开始建设矿脉接线…就像树木的根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